查看原文
其他

梅新育:智能科技在抗疫中的助力与成长

梅新育 梅新育论衡 2020-09-03

 

前言:

本文以“《疫期孕育新增长》”为题刊发于今天(42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今年第9期,是杂志社方面策划“涉外企业大自救”主题系列文章中的一篇。刊发时有删节,这里贴出原稿全文。

欢迎转载,包括译成外文转载。转载刊发时请注明作者。

截至此时此刻,新冠肺炎瘟疫已经席卷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确诊病例突破300万大关,累计死亡病例接近21万,病、亡人数堪比近20年来的最大规模战争,成为对全球各国的“统考”。让西方政客们继续把精力用于抹黑和“甩锅”游戏吧!在继续控制好疫情的前提下,我们全力以赴干好三件事,就什么也不怕:

经济重启;消除国内谋乱隐患;加紧争取在全世界率先开发出可用疫苗并大规模投产。

 

2020.4.29

 

 


智能科技在抗疫中的助力与成长

梅新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经济增长的终极源泉,而重大创新又往往来自应对重大挑战的需求,或是因为重大挑战打破了原来抑制创新成长的传统市场势力。在一个社会秩序混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崩溃的国家,重大冲击通常只能带来纯粹的经济损失,创新难以萌芽,即使萌芽也通常会在恶劣环境中夭折。但重大冲击如果是发生在这样一个国家:它拥有广大充满活力、干劲、旺盛进取心的国民和市场主体,它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那么,重大冲击将成为众多创新涌现、成长的契机,其中一部分创新将成长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新“增长极”。在20201月下旬全面发动的新冠抗疫举国总动员中,从新产品到新生产方法、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国经济生活中创新层出不穷,预计其中相当一部分有望成长为日后中国国民经济的参天大树,智能科技就是其中的一枝灿烂奇葩。短短两个半月时间里,抗疫需求与智能科技产业成长相互促进,迅速形成了良性循环,我在调研和观察中已经看到了多个这样的案例。

 

一、智能科技支持防疫管理与个人健康管理

智能科技助力抗疫,直接体现为智能技术对防疫管理与个人健康管理的支持。截至目前,治疗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即使在全世界最为成功的中国治疗实践中,主要也是通过饮食营养及中药增强患者个人免疫力最终实现治愈,在必要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向患者供氧。在民众个人健康管理中,无论是一般民众判断自己有无“中招”感染之虞,还是轻症患者居家隔离,都需要测量血氧;如能自行测量血氧,就能大大减轻医院负担,降低医疗系统超负荷崩溃和医院聚集性感染的风险概率。特别是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若新冠肺炎导致其肺部呼吸摄氧功能受损,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95%,就很有可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丧生,因此尤其有必要每日多次自行测量血氧。有医护人士建议,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每4小时测一次,若血氧饱和度下降到95%以下,就有必要咨询医疗机构,或前往医院治疗。

就普通民众个人自助使用而言,测量血氧饱和度原来通常使用指尖血氧计(pulse oximeter);随着智能科技进步,从智能手表到智能手环,现在消费者中已经非常普及的智能穿戴设备中许多已经具备了测量血氧饱和度的功能,我本人就用自己平时佩戴的华为手表做了测试实验,效果良好,方便快捷。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的发展,预计将有力推动相关个人智能穿戴设备硬件更新与软件升级需求。

在公共防疫管理方面,从适用于大人流量公共场所的智能测温设备,到全社会隔离、封城封国时使用的手机定位及追踪,到个人健康码系统,到社区抗疫管理APP,……所有这些智能科技应用与创新在中国得到了最迅速的采用,实现了最快速的创新。囿于颇有“无事生非”和“自讨麻烦”色彩的意识形态压力,欧美西方国家在一开始时不仅拒绝采用大规模隔离手段和手机定位及追踪、个人健康码等技术,还利用其目前仍然掌控的话语权力大肆抹黑中国的这些智能科技应用与创新,给其扣上“专制”、“极权”、“侵犯人身自由与权利”之类政治大帽子,其结果是付出感染患者和死亡人数指数持续成倍暴涨、医疗体系被击穿的代价,自以为的“政治正确”名声扫地,最终还是不得不正视新冠病毒的死亡威胁,陆续实施封城、封国,不同程度采用中国率先大面积使用和开创的上述智能科技应用与创新。尽管西方极端势力依然会阻挠强力抗疫措施,如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特里·霍林斯沃斯(Trey Hollingsworth)所说,尽管自己赞赏病毒传播背后的科学,但“美国政府的立场始终是,在失去我们作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失去美国人的生命之间作出选择,我们必须永远选择后者”;但随着疫情延续与升级,预计西方国家对上述智能科技应用与创新的采用面还会继续扩大。

 

二、智能科技有望成为中国货物与服务出口新“增长极”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瘟疫冲击中,中国企业表现出了卓越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首先体现在因应抗疫需求迅速开发出了一大批创新产品,我本人就使用了采用纳米材料技术开发的KN95口罩,专业智能科技企业这方面的创新开拓更是层出不穷。

人工智能(AI)堪称这两年最“潮”的高新技术,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有较大优势。目前,在“安防+AI”的AIoT企业中,全世界最大4家依次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安讯士(Axis)、宇视科技(Uniview),除瑞典企业安讯士之外,另外三家均为中国企业,分别为国企和民企,均位于杭州,相距不过5公里,都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就全力以赴投入研发和推广新产品。

以民企宇视科技为例。武汉封城是123日,该公司122日便启动“宇视战疫”行动,开展研发攻坚会战。尽管1月下旬是春节假期,外加疫情干扰,截至20203月底,宇视科技仍然共计推出了8组方案、“热影”系列测温产品(热成像+AI+超感技术)、社区抗疫APP等创新产品和服务,部署在中国100个城市的1000多个项目中,覆盖工厂复工、小区生活、学校复课等多种场景。智能制造基地有1/4产能专用于生产抗疫设备,4月份达到满负荷运行,日产热影设备5000台。

相比之下,从2020年初疫情爆发至今,从安讯士到霍尼韦尔、博世,该领域海外领军企业似乎生活在另外一个“平行空间”,坐视疫情发展,均未推出与防疫有关的新产品,基本上彻底错过这个陡然爆发的新市场。

瑞典安讯士公司当初是网络摄像机(IPC)的发明人,在全世界“安防+AI”的AIoT企业中地位之高,相当于爱立信之于电信设备产业,其昔日创新能力与市场反应敏捷无可怀疑。但在这次欧洲疫情爆发高峰期的325日,安讯士隆重推出的新产品竟然是与防疫完全不相干的一款新网络摄像机。

是不是母国瑞典和欧洲疫情不严重,以至于安讯士公司感觉不到开发抗疫产品的需求?答案是否定的。

我制定了两个指标来衡量各国疫情严重程度,一个是“全民确诊率”,即一国(地区)确诊病例占其总人口比例,超过中国3924时水平(0.58/万人)为疫情严重;[1]一个是“全民死亡率”,即一国(地区)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占其总人口比例,超过中国4524时水平为疫情严重。据此计算,瑞典累计确诊病例达到598人、死亡病例达到25人,其全民确诊率、全民死亡率分别达到中国的程度。而从131日瑞典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至312日累计确诊病例就达到635人而突破严重线,并首次出现确诊病例死亡;324日死亡病例数达到25人的严重线。到325日安讯士发布这款新型网络摄像机之时,瑞典累计确诊2272例、死亡36人。截至北京时间415日,瑞典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1927人,全民确诊率为中国的30倍;死亡病例203人,全民死亡率为中国的8.1倍;治愈病例仅有381人;而这还是瑞典早早对轻症患者全面实行不检测、不统计、不救治“三不”政策的统计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迅速在新涌现并爆发式成长的智能防疫设备市场上占据了“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地位,产品抢手。如宇视科技的热影产品(热成像+AI+超感技术)一经问世就形成了没有竞争对手的“无人市场”格局,海内外客户基本上是一看完演示就下单订货,而拿到产品需要排到两个月之后。在解决了国内抗疫高峰期的燃眉之急后,宇视科技从3月中旬开始向国际市场提供,按订单顺序发货,但为免遭恶意抹黑污蔑的风险,暂不接受有大规模恶意抹黑污蔑中国抗疫及医疗物资劣迹的国家订货。就总体而言,宇视科技预计其抗疫新产品今年全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相当于其2019年营业收入(49.4亿元)的1/5强。即使在这场瘟疫过后,企业也有可能为上述智能科技设备、系统开发出新的用途。

不仅货物贸易,在服务贸易领域,我们同样看到了信息技术、智能科技开创电子商务新业态和服务贸易出口新“增长极”的前景。如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医疗机构在疫情初起时就提供了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免费问诊,政府相关倡议出台后又将免费问诊范围迅即扩大至全部科室的所有疾病领域,且24小时无休。日后我们回顾,此次新冠肺炎冲击很可能被视为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里程碑。我国医护队伍经受住了抗疫的锤炼,获得丰富且成功的实践经验,倘若能与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医疗机构合作,不仅向国内、而且向海外提供在线医疗服务,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新增长极。

 

三、智能科技渗透传统产业的“倍增器”作用

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单纯的智能科技产品市场规模仍属有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目标市场基础设施能力与人力资源质量制约;它更大的作用在于渗透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其它产业、领域,助推其发展。在传统的制造业与货物贸易领域,中国企业早已开始应用各类自动化技术设备和智能科技,其目的是消化人力成本上升压力,同时提高产品质量。而在疫情冲击下,这些自动化生产制造技术设备又能发挥减少瘟疫传播风险的功能。

如微波炉。中国微波炉生产占全球份额极高,仅格兰仕一家就生产了全世界60%以上的微波炉,加上美的电器,中国占全球微波炉生产份额多年来一直在90%以上,绝大多数外国品牌微波炉的绝大多数产品实际上都是在格兰仕、美的代工的,这两家公司也因此一直出口比例甚高。格兰仕素来以“价格杀手”著称,倚重价格竞争力;但为确保劳动力质量和产业配套,该公司生产一直集中于珠三角的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两地,没有采取工厂外迁发展中国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为此,该公司数年来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机器替代人”设备投资,其中不乏全球领先技术。2018年初我实地走访考察格兰仕时,该公司建造的全世界第一条全自动微波炉生产线已运行两年以上。时隔两年,格兰仕在这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进步。

同时,在货物贸易必不可少的物流运输环节,面对疫情冲击,智能科技也正在发挥巨大的、而且日益加强的作用。除物流运输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之外,中国早已出现依靠自动化和智能科技运行的无人码头,上千公里的长距离、大容量无人机运输试验也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在有的无人机企业见到了他们的成功试验:无人机从四川运输成吨货物飞往南海三沙岛屿空投补给,然后从三沙的机场起飞运送货物至东北,送达后又飞行数百上千公里去参加森林灭火。在这次抗疫实践中,所有这些科技都在经历着强有力的需求推动。

 

 

2020.4.16,仅代表个人意见)



[1]本文中所称中国疫情数据以国家卫健委每日发布的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疫情数据为准,不计港澳台。



前文回顾

梅新育:感触凯恩斯

梅新育:亚美尼亚大屠杀及抗疫随笔

梅新育:贸易跟着国旗走

梅新育:纪念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

梅新育:4月份美国等国疫情数据展望

梅新育:广州已立案,北京、青岛怎么办?

梅新育:忍无可忍,发了脾气

梅新育:抗击全球化疫情,中国须前瞻布局

梅新育:抗疫合作充实“一带一路”

梅新育:加速“脱钩”还是逆转“脱钩”?

梅新育:多渠道开展对欧医护援助

梅新育:欧美疫情严重程度本周全面超越中国

梅新育:特朗普欧洲旅行禁令和湖南海外华人调研

梅新育:疫情溢价与中国资产避风港

梅新育:雷锋的好学、学历和经济账

梅新育:新冠疫情全球化冲击下的国际格局

梅新育:疫期农业与能源市场的冲击传导风险

梅新育:亚洲病夫,还是小恙重振的巨人

梅新育:为什么说武汉是座英雄城?

梅新育:元宵盘点自己抗疫工作

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

梅新育:中国新定位,陇右新发展

梅新育:新年贺词经济政策取向分析与共鸣

梅新育:环球时报2020年会发言

梅新育:我看“中国梦”与“新时代”

梅新育:“债务陷阱”论如何摧毁债务国地位?

梅新育:土耳其地方选举是否会成为2019新兴市场危机起点?

梅新育:华为发债首要目的是管理预期

梅新育:国际人口流动对社会治安与国家政治统一的冲击

梅新育:现代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不是对“美国压迫”的反应



本公号打赏支持

(适用于苹果机型及赞赏失灵状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